(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与碳化硅半导体上车应用类似,复合集流体也有望在今年迎来量产元年。8月8日,安迈特新型高安全复合集流体产业化项目一期奠基仪式在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区举行,成为这一判断的又一注脚。
在电池产业链条上,由于复合集流体兼具安全性与经济性,一直被视为锂电池中的重大创新。采用“金属层+高分子层+金属层”的三明治产品结构形式替代传统的纯金属集流体,因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储能和消费类电池应用等诸多应用场景下的替代需求优势显著,是近年来电池关键材料领域的重大创新,有望迅速成为提升电池安全性、能量密度和降低电池成本的新一代电池关键材料。
多家机构日前给出复合集流体进入加速落地阶段,今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的判断。原因在于,今年以来,产业趋势由逐步明朗到显著加速,设备商、新型铜箔厂、电池厂及终端用户纷纷加快布局;同时技术不断突破,推动复合集流体向量产迈进。
据安迈特负责人介绍,最新奠基的项目计划建设年产7亿平方米新型高安全复合集流体的产能。这在同类企业中绝对算得上大手笔。该产能可满足约70GWh动力、储能及3C锂离子电池产业需求。项目总体规划用地150亩,总投资3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亿元,建设年产2亿平方米复合集流体生产线及配套设施等。
随着关键节点的到来,产业链公司频频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披露投资人对相关进展的关注。
仅8月以来,就有瑞华泰、三孚新科等A股公司相继公告了相关调研,其中瑞华泰表示,公司PI“可以做新一代复合集流体,解决超薄铜箔、铝箔防刺穿的问题”;三孚新科则明确,“友商的复合铜箔首张订单标志着复合集流体行业未来可期,对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对复合铜箔未来的产业化也更加乐观了。”
业内保持乐观判断的重要基础还在于技术创新。以本次奠基的安迈特为例,其新型高安全复合集流体采用全干法真空沉积技术、表界面改性技术、沉积层调控技术等核心技术,一次沉积金属层最大可超过2000nm,由此在导电能力、结合力、抗拉强度等产品关键性能指标和质量一致性方面构筑起差异化。
虽然业内对于复合集流体进入加速落地阶段保持乐观预期,但是产业发展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深蓝汽车南京研究院院长林富认为,“在导入产业端时,会面临成本、电芯阻抗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需要主机厂与供应商等上下游携手协同应对。”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关键词: